(发布时间:2025-04-18) 该信息已被浏览7881次
2016年对很多苗圃商人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很多苗圃都在这“苗木界”的暴风雨走向倒闭,亦有些幸运儿逆风直上,找到了更大地机遇。为何同一环境中却又截然不同的遭遇呢?我们再从“求”的角度来看,城市绿化不会停,房地产还是很热火,单从这两点来看,未来几年里“求”量不会少。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今年上半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坏境建设的白皮书,强调了对城市环境绿化的指标与要求,也就是说,一旦这个法律开始实施,对于国槐这种环境友好苗木必然会加大需求量。
火炬树播种火炬树种子较小,种皮坚硬,其外部被红色针刺毛。播前用碱水揉搓,去其种皮外红色绒毛和种皮上的蜡质。然后用85℃热水浸烫5分钟,捞出后混湿沙埋藏,置于20℃室内催芽,视水分蒸发状况适量洒水。20天露芽时即可播种。每亩播种量7至10斤,行距35厘米。将种子撒入沟深2厘米的沟内,再覆细土,做成小埂,以利保墒。要适当喷水,保持土壤湿润。20天后基本出齐。当年苗高80厘米,地径1至1.5厘米。 根插火炬树侧根多,且水平延伸。每年苗木出圃时,选择粗度在1厘米以上的侧根,剪成20厘米长的根段,按根的*性,顶部向上,茎部向下,40×30厘米的株距,直插在整好的圃地上。插后根段顶部覆2至4厘米薄土,经常喷水保持湿润。一般是先发不定芽,破土长出新枝,然后生根成活。当年苗高1米以上。 根蘖繁植二年生以上的火炬树周围,常萌发许多根蘖苗,可按行距选留,注意修除根蘖及过多的侧枝,培育成树形良好的壮苗。当年苗高可达1.5至2米。繁殖后第二年3月中旬即可移栽。定植株行距50×40厘米,做好浇水、松土、除草工作,5至6月间各追肥一次,7月底前停止水肥。火炬树一般不发生病害。播种苗及根插苗3年、根蘖苗2年胸径可达3至5厘米,可供造林。 火炬树克隆分株光合生理生态日变化特征,揭示它们对火炬树单优群落下层与外缘不同光强的生态适应差异。分别火炬树单优群落下层和外缘,比较测定了火炬树与荆条克隆分株的光合日进程。结果表明:1、由于光合有效辐射降低,火炬树克隆分株与火炬树单优群落内荆条竞争*为有限的光合有效辐射,群落外缘本土灌木种荆条的净光合峰值为9.183μmol·m-2·s-1,群落内荆条的净光合速率仅为1.396μmol·m-2·s-1、同时荆条净光合速率峰值还低于火炬树克隆分株.2、在13:00至17:00,火炬树克隆分株在其单优群落内的Fv/Fm值高于荆条克隆分株,证实火炬树克隆分株适应弱光能力超过荆条。火炬树通过克隆繁殖形成高度的自遮荫现象,是引起火炬树克隆分株与荆条克隆分株之间光合生理生态差异的重要原因。阳性树种,适应性*度强.喜生于河谷滩、堤岩及沼泽地边缘,也能耐干旱贫脊,可在石砾山坡荒地上生长。喜温搞寒,耐酸碱。其生长速度*快,可一年成林。 浇水和施肥播种苗出苗后每隔10天浇水1次,1个月后每半月浇水1次。一般追肥2次,以尿素为主,5~7.5千克/667平方米,结合浇水进行。火炬树当年苗比较娇嫩,冬季易受冻害。因此从7月底以后蹭苗,停止浇水、施肥和松土,对于过旺的枝叶,打落一部分促进木质化。 间苗、补苗和定苗4~5月,苗高3cm左右时(3~4片真叶)进行间苗补苗,进行2~3次,当苗高10厘米时定苗,株行距30厘米×30厘米。松土除苗、防治病虫幼苗出齐后根据土壤板结和杂草情况,每10~15天松土除草1次,7月底停止。该树种病虫不多、注意适时防治。移植火炬树移栽,应在深秋落叶后至明春发芽前进行。栽时要求苗正、根舒,栽后大苗宜立支柱。干旱瘠薄山地造林需截干栽植,距地表18~20厘米处平剪,起苗后将过长的主侧根剪去,保留25厘米长,容易成活。 修剪整形在园林应用中,火炬树常有两种树形,一是小乔木状,二是灌木状。小乔木状修剪方法:(1)选择长势健壮、干性强的幼苗,将其侧枝全部疏除,只保留主干。秋末对主干进行短截,翌年在剪口下选择一个长势健壮的新枝作主干延长枝,其余新生枝条全部疏除。(2)生长过程中及时将主干延长枝上的侧枝疏除,秋末再按头年方法对主干进行短截,翌年春天按第二年的方法选留壮枝作主干延长枝。(3)待主干长至一定高度时可开始培养主枝,方法是对枝顶进行短截后,选留三四个长势健壮、分布均匀的枝作主枝,主枝长到一定长度后,对其进行摘心,促生侧枝。(4)秋末对侧枝进行短截,促生二*侧枝。这样基本树形就形成了尔后的养护中只需将冗杂枝、干枯枝、下垂枝、干枯枝及时修剪即可。 灌木状修剪方法:对于灌木状火炬树的修剪,主要以坚持树体通透为原则,栽培养护过程中,及时将冗杂枝、干枯枝、过密枝、下垂枝疏除即可,还要及时将周围的萌蘖苗及时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