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2) 该信息已被浏览8028次
火炬树繁殖方法
一、播种
整地作床 适宜在向阳排水好的地方建高床,干旱区宜用低床,施足基肥,每667 m2用腐熟有机肥2 000~3 000 kg。高床高出地面15~25 cm,床面宽1.0~1.5 m,床面长6~8 m为宜,苗床间设30~40 cm宽的步道。低床低于地埂15 cm,宽0.9~1.0 m,床面长及步道要求同高床,在下游处设排水口,在整地时或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
火炬树种子较小,种皮坚硬,外被蜡质层,其外部被红色针刺毛。需进行沙藏层积90天左右,也可播前用碱水揉搓,去其种皮外红色绒毛和种皮上的蜡质。然后用85℃热水浸烫5分钟,捞出后混湿沙埋藏,置于20℃室内催芽,视水分蒸发状况适量洒水。20天露芽时即可播种。
播前灌足底水,待水落干后开沟条播,每亩播种量7至10斤,行距35厘米。将种子撒入沟深2厘米的沟内,再覆细土,做成小埂,以利保墒。要适当喷水,保持土壤湿润。20天后基本出齐。当年苗高80厘米,地径1至1.5厘米。火炬树当年苗比较娇嫩,冬季易受冻害,因此从7月底以后停止浇水、施肥和松土,对于过旺的枝叶,打落一部分促进木质化。干旱瘠薄山地造林需要截干栽植,出圃前距地表20厘米处开剪,起出后将过多的主侧根剪去,保留25厘米长,起苗时间在秋末落叶后或第二年春季发芽前。幼苗娇嫩,有条件时,可在南侧面插树枝或秸杆遮荫。当年生苗可达1 m以上,4~5年可以开花。
二、根插 火炬树侧根多,且水平延伸。每年早春苗木出圃时,选择粗度在1厘米以上的侧根,剪成20厘米长的根段,先灌足底水,待水落干可动锄开沟,沟深20 cm,行距30 cm,然后将根段按30 cm间距,随插随埋土。按根的*性,顶部向上,茎部向下,注意要统一按一个方向斜插,不要插倒。随埋土随踩实,埋土深度1~2 cm。暂时不浇水,待出苗后再浇水。40×30厘米的株距,直插在整好的圃地上。插后根段顶部覆2至4厘米薄土,经常喷水保持湿润。一般是先发不定芽,破土长出新枝,然后生根成活。当年苗高1米以上。
三、根蘖繁植 二年生以上的火炬树周围,常萌发许多根蘖苗,可按行距选留,注意修除根蘖及过多的侧枝,培育成树形良好的壮苗。当年苗高可达1.5至2米。
栽培管理
阳性树种,适应性*度强.喜生于河谷滩、堤岩及沼泽地边缘,也能耐干旱贫脊,可在石砾山坡荒地上生长。喜温搞寒,耐酸碱。其生长速度*快,可一年成林。
繁殖后第二年3月中旬即可移栽。定植株行距50×40厘米,做好浇水、松土、除草工作,5至6月间各追肥一次,7月底前停止水肥。火炬树一般不发生病害。播种苗及根插苗3年、根蘖苗2年胸径可达3至5厘米,可供造林。
浇水和施肥
播种苗出苗后每隔10 d浇水1次,1个月后每半月浇水1次。一般追肥2次,以尿素为主,5~7.5 kg/667 m2,结合浇水进行。火炬树当年苗比较娇嫩,冬季易受冻害。因此从7月底以后蹭苗,停止浇水、施肥和松土,对于过旺的枝叶,打落一部分促进木质化。
间苗、补苗和定苗
4~5月,苗高3 cm左右时(3~4片真叶)进行间苗补苗,进行2~3次,当苗高10 cm时定苗,株行距30 cm×30 cm。
松土除苗、防治病虫
幼苗出齐后根据土壤板结和杂草情况,每10~15 d松土除草1次,7月底停止。该树种病虫不多、注意适时防治。
移植
火炬树移栽,应在深秋落叶后至明春发芽前进行。栽时要求苗正、根舒,栽后大苗宜立支柱。干旱瘠薄山地造林需截干栽植,距地表18~20 cm处平剪,起苗后将过长的主侧根剪去,保留25 cm长,容易成活。
火炬花属,宿根草本。又名红火棒,火把莲。原产非洲南部。中根出丛生,长60-80厘米,灰绿色。花茎高出叶丛,顶生密生穗状总状花序,如同火炬一般,下部的花黄色,上部桔红色,花期6-8月,10月果熟。可布置多年生混合花坛,也可作切花。
生长习性:较耐寒,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能越冬。喜充足阳光、也耐半阴。宜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栽培。
栽培繁殖:常用分株和播种繁殖。分株,在3月新叶萌发前或秋季花后进行,分株时每个块根上需留须根。一般隔3-4年分株1次。秋播,播后20-25天发芽,实生苗需3年开花。地栽,要施足基肥。栽后及时浇水,春、夏季生长旺盛期,每月施肥1次。开花前要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花后可减少浇水,初霜后老叶尖端变红或枯萎,但仍保持常绿。冬季用干草或肥土覆盖地面以防冻害。
病虫害:主要有锈病危害叶片和花茎。发病初期用石灰硫磺合剂或用25%萎锈灵乳油400倍液喷洒防治。
火炬树主要病虫害有松苗猝倒病、松枯梢病、松材线虫病、微红斑梢螟与松稍小卷蛾、马尾松毛虫等。
①松苗猝倒病,发生在育苗前期。
症状:因阶段不同,有种芽腐烂不出土,幼苗基部软腐倒地和苗木站立干枯等。
防治方法:可用敌克松1000倍液,1︰1︰100波尔多液,50%多菌灵1000倍液,5%新洁尔灭2000倍液喷射。
②松枯梢病
症状:发病初期,嫩梢上出现兰紫色病斑,皮层破裂,从裂缝处流出松脂,病斑周围的针叶短小而枯死。
③松材线虫病,也称松树萎蔫病,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es siylopilus)侵染树体导致松树迅速死亡的一种严重病害。我国将其列入检疫病害之一。
防治方法有:检疫,防止病原蔓延;清理病死树,消灭侵染来源,如伐除病树,烧毁或水浸受病木材,或用于纸浆造纸;杀灭中间寄主天牛类钻蛀甲虫,可用50%杀螟松乳油剂稀释后,开牛乳化期喷杀、杀螟松缓释胶囊剂与呋喃丹颗粒剂,埋入树蔸周围土中,让根系吸收杀虫;更新造林,种植相思类及桉树等。
④微红斑梢螟(Diorybtria rubella)和松稍小卷蛾(Petrova cristata),都是为害嫩梢和球果。
防治方法有:灯光诱杀,用20W黑光灯,于越冬代进行诱杀;早春3月化蛹前剪除带虫蛹的枝梢,集中烧毁;在英德火炬松种子园,5月初、7月与8月底微红斑梢螟幼龄时用21%杀灭毙乳油喷射,杀虫率达80%左右;或在树干20cm高处打3个树洞,注入40%SN-851乳油10倍液1mL,亦可杀灭幼虫。也可以用40%SN-851乳油500倍液喷射,杀灭枯梢中的越冬虫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