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2) 该信息已被浏览8025次
刺槐外斑尺蛾防治方法:刺槐外斑尺蛾属磷翅目尺峨科,又名剌槐步曲,分布在河南省安阳、濮阳、新乡、开封市等黄河故道刺槐林区, 危害刺槐为主,大发生年份可危害枣树及农作物 该虫具有暴食性,短时间能将整枝、整树叶片食光。在高温干旱年份,1年可2~3次将叶片吃光,造成林木上部枯死,从主干中下部萌芽,给林木生长造成严重危害.防治方法:(1)营造混交林。安阳市杨、刺槐混交林近几年基本未受灾,而其他均成灾,因此营造混交林是防治刺槐外斑尺蛾的根本途径(2)保护天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营造鸟巢,保护、招引天敌昆虫,引入昆虫病毒等都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物理防治。人工挖蛹,成虫期间,利用黑光灯或堆火集中诱杀成虫。(4)控制虫源地。刺槐外斑尺蛾的发生有明显的虫源地,可利用烟剂等方法及时控制虫源地。(5)化学防治。害虫3龄前采取灭幼脲防治可取得理想的效果,飞机超低容量喷药150 k~ lm2即可。该药粘着性好.耐雨水冲刷,对天敌昆虫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刺槐外斑足蛾不仅影响一个世代,还可使下一代幼虫、蛹、成虫发育不良,呈现畸形,不能正常繁殖。 刺槐干腐病:症状:该病危害幼树至大树的枝干,引起枝枯或整株枯死。大树主要发生在干基部,少数在上部枝梢的分叉处。大树基部被害,外部无明显症状,剥开树皮内部已变色腐烂,有臭味,木质部表层产生褐色至黑褐色不规则斑。病斑不断扩展,包围树干1周,造成病斑以上枝干枯死,叶片即发黄凋萎。枝梢或幼树的主茎受害,病组织呈水渍状腐烂,产生明显的溃疡斑,稍凹陷,边缘紫褐色,随着病斑的扩展,不久病斑以上部位即枯死。病原:病原肉桂疫霉菌(PhytophththoracinnamomiRands),隶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真菌。发病规律:病原菌常自干基部侵入,也有从干部开始发病的。地下害虫的伤口是侵染主要途径。土壤含水量过高或大风造成的伤口,以及人、畜活动造成的机械伤,都能成为侵染途径。病害盛发期在5-9月。气温25℃以上,相对湿度85%以上时,病斑扩展迅速。防治:①低洼积水或靠近水源,均不宜栽植刺槐。或做好开沟排水,降低土壤湿度。②及时清除死株或残桩,土壤用5%甲醛液消毒。③树干涂白和用硫酸铜、硫酸亚铁或石灰撒于土表有一定的防治效果。④早期病斑采用外科手术挖除或在病斑上打孔或刀划破,然后涂25%多菌灵30-50倍液或50%退菌特60倍液,涂2-3次,对病害有抑制作用。⑤用溴氰菊酯2000倍液灌浇土壤,防治地下害虫。刺槐烂皮病发病规律防治:刺槐主要的枝干病害,幼树、成年树均可被害。病害多发生在刺槐主干皮层。树木受害后,多数是在主干下部和枝杈处出现大小不一的病斑,病斑呈梭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幼树主干病部呈溃疡状,稍凹陷;大树主干皮层厚,病部水渍状、凹陷不明显。病部扩展速度纵向大于横向。当病部包围树干一周时,树木即枯萎而死。后期病部皮孔和树皮裂缝处常产生白色、桔红色分生孢子堆。 病原菌为土壤习居的镰刀菌,也可在病组织内越冬。土壤瘠薄、地下水位高或干旱、冬季或早春低温袭击及迎风口等因子。可引起树势衰弱,削弱树体的抗逆性,而引起病害的发生。夏季多雨季节易造成病害流行。病原菌借风雨,通过伤口、皮孔等途径侵入蔓延。6~8月为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 加强刺槐林的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防止损伤树干;小面积刺槐幼林,发病初期,树干喷波美55 度石灰硫磺合剂或l:10的碱水。